宜兴教育云

陶都中专

>学校首页>学校概况>校园动态>内容详情

陶都中专法治大讲堂准时开讲啦!

发布时间: 2021-03-18 15:13 发布单位: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 浏览量: 3846 【公开】

2021年3月17日下午15:00,伴随着下课铃响,一群学生兴致冲冲地结伴向报告厅走去,虽然天空中仍飘着细雨,但他们热情不减、劲头很足,原来是赶着去参加新学期的第一次法治大讲堂。今天,他们要与陈菊副校长共探社会热点“货拉拉事件”,从定罪分析到法律解读,从逻辑推理到细节剖析,由法理上升到情理,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推己及人,150名学生聚精会神、侧耳倾听,真正做到了全员沉浸式参与、全过程高效率保持、全方位多角度学习。

1_副本.png

2_副本.png

自2017年以来,学校结合学生需求、学校发展、社会动态,由学生工作处牵头,积极打造法治大讲堂特色活动,将学校“三全育人,五陶系列”德育理念贯穿始终,丰富“陶铸之行”具体内涵,在普法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内容精细化、效果持续化上多点发力,努力营造校园尊法、学法、用法、守法浓厚氛围。2021年,学校被评为无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菜单式”普法:高效精准

紧抓“团队、主题、需求”三要素, 遵循“观点正确、贴近学生、指导性强、特色鲜明”四原则,学校坚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普法菜单”,实现从“你讲什么,我听什么”到“你需要什么,我讲什么”,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精准了解需求。学生处李玉帅副主任作为此项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他每学期都认真调查学生关注点和兴趣点,积极征求班主任意见建议,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最终确定“法治大讲堂”主题菜单。

精心打造主讲人队伍。通过自荐、部门推荐的方式,从德育骨干、一线班主任中选拔一批人组建“法治大讲堂”主讲人团队,他们凭借自身丰富的管理经验,筛选典型性强、教育意义大的案例,在总结案件特点和规律、梳理法律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专题讲稿,力争做到每一节都是“法治金课。”他们用专业能力、敬业精神、人格魅力征服了一批又一批陶都学子。

3_副本.png

“融入式”普法:无声浸润

从年龄上看,职校生社会阅历浅、经历少,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从知识经历上看,他们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法治教育,对法治知识一知半解;从心理素质上看,他们的情感和思想还很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从社会关系上看,他们是家中的宠儿,却是中考失败者。基于以上分析,职校学生确实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对法律的认识水平。而我们想让这份工作更加“接地气有温度”,积极探索“融入式”普法。一方面,拓宽普法思路,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宜兴市公安局副局长储小悦同志、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彭杰同志,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指导员朱伟同志等进校开展法治指导;其次,法治大讲堂自开办以来,每月一次,从不推迟,累计开展大讲堂60余次,积微成著,行稳致远,让法律知识化有形为无形,在不知不自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法治观念,引导他们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

4_副本.jpg

“借力式”普法:多方联动

借力政府机关。2019年,学校提出“赋能青年计划”,携手宜兴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保护协会,建立普法宣传长效机制。在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进入校园开展法律宣讲、赠书等活动,联合录制的校园普法剧《正青春》在新媒体平台热播,学生亲自参与拍摄完成的普法短剧受热捧。扩大专业司法人员优势的同时,带动学校普法工作纵深推进。

借力“互联网+”。主动应对“互联网+”时代对学校普法宣传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改变,结合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的特点,充分发挥校园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强化外部媒体联动,“宪法日宣誓活动”典型案例成功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5_副本.jpg

6_副本.jpg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