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校园,生机盎然。为加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间的全方位合作,推动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5月27日,陶都中专隆重举行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陶创(产业)学院”成立大会。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温秀芳、丁蜀镇党委书记钱靖、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宜兴市教育局副局长褚志瑾、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马宇民等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学校的领导、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陶都中专副校长陈菊主持。
会议开始,陶都中专马宇民校长汇报了2018-2020年理事会工作,用“主动、主导、主体”三主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原理事会在参与学校科学治理、开展校企产教融合、助推学校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效,并对理事会工作提出了展望。
陶都中专副校长刘炜杰汇报了《陶都中专“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陶创(产业)学院章程》《陶都中专理事会章程》,重点介绍了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定位、重点任务,“陶创学院”的学院性质、建设目的,以及理事会章程中目标与任务等内容。
会议推举通过了理事会组织机构。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担任陶都中专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温秀芳、丁蜀镇党委书记钱靖担任名誉理事长,陶都中专党委书记、校长马宇民担任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董事长葛伯初等四名企业代表担任副理事长,陶都中专副校长刘炜杰担任秘书长,宜兴市教育局副局长褚志瑾等出资方代表、行业代表、企业代表、相关部门代表、属地政府代表、联系科室代表、主管部门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兄弟学校代表、学校代表24人担任理事。
会议第二阶段,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围绕《陶都中专理事会章程》《陶创(产业)学院章程》《陶都中专“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展开讨论,江苏驰马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敏薇、宜兴市金牛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发初等理事会成员从学校发展内外部环境、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与调整、争取社会资源等诸多方面,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学校与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亚化纤-索力得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陶创(产业)学院正式成立。新成立的“陶创(产业)学院”将围绕我市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对接产业,积极衔接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等,探索“1个专业对接X家企业”模式,组建“企业班(工坊)”,逐步实现加工制造类专业全覆盖,我市重点产业、工业园区全辐射。
新当选的理事长史俊棠表达了三十多年来对职业教育的深厚情怀,希望理事会利用资源和影响力为学校做贡献,希望政府更加关注职业教育,希望学校为从事职业教育而感到骄傲。
名誉理事长、丁蜀镇党委书记钱靖在讲话中指出,陶都中专是丁蜀镇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关键性力量,这几年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的需求,和企业的期盼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她希望陶都中专继续深耕现有平台,与地方发展、企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呼吁各位理事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
最后,名誉理事长、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温秀芳讲话,温市长指出陶都中专一届一次理事会的召开和陶创(产业)学院的成立,将促进学校更好地对接宜兴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温市长希望陶都中专以产业学院成立为契机,建设好对接宜兴支柱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群,不断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市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各板块主动把自身需求与学校优势资源对接起来,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推进专业建设,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有关行业、企业通过产业学院平台,与学校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培育“双师双能型”师资、开展项目攻关。
近年来,陶都中专积极探索“学院+工坊”产教融合模式,在“双主体、三融合、多途径”培养模式下,基于“陶式生活”开展“陶式实践”,从“顾景舟紫砂艺术学院”到“陶创(产业)学院”,从陶艺“名家工坊”到 “水墨田园工坊”“华亚索飞工坊”“奔马工坊”……,辐射形成“一校多院、一院多坊”产教融合路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不断增强。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