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发展方向及教学团队建设思路,在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程中找准定位,不断提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5月18日上午,马宇民工作室在陶都中专丁蜀校区智慧教室开展了“‘学标、贯标、用标’背景下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紧扣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深度解读这个核心,以“圆锥曲线——抛物线的定义”这节展示课为讨论点,全体成员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研讨。
展示课执教者的倪红艳老师用情境导入生活化、数学故事渗透化、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科思维问题化、教学辅助信息化、课堂练习致用化等六个“化”介绍了展示课的设计思路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如何得以体现。
工作室成员围绕展示课开展热烈讨论,钱盛花老师从学生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新知识、学生在课堂中形成的素养三个测量点出发,用“红的引导,动的学习,活的精彩”评价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陆艳老师抓住课堂要素来对应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解析了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以及英语教法的改革方向;陈茜老师从思政课程议题式教学的研究背景和内涵溯源上出发,介绍了议题式教学在思政课堂实践中的实施方法;陈菊老师和工作室成员分享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及实施要点,她表示要通过贯标、用标,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化人、树人功能。
最后,工作室导师马宇民校长从“巧的设计、融的结合、畅的过程、美的多变”四个维度对这节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公共基础课程要和专业课程跨界融合,要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强调身处一线的文化课教师要坚持以《课标》为引领,守正创新,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本次研讨活动让工作室全体成员既对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标准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也对后阶段高效课堂的打造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坚信:工作室全体成员一定会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浪潮中与时俱进,争做时代发展的践行者!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